編者按:7月17日至18日,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。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。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專家學者,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、推進西藏生態文明建設、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撰寫系列文章。我們將陸續刊發該系列文章,與大家分享交流。
【作者簡介】席蒙蒙,女,漢族,1987年生,法學博士,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、助理研究員
正文
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,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,要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: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、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?!敝袊厣鐣髁x的偉大實踐證明,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的,二者辯證統一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。
一、高水平保護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動能
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始終秉持保護與發展并重,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并舉原則,著力建設高原生態屏障,確保生態環境良好。高水平保護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,良好的生態服務功能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綠色新動能?!笆濉逼陂g,西藏累計造林596萬畝,比“十二五”增長15.5%,森林覆蓋率達到12.14%,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46.7%。2022年新增3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1個國家“兩山”基地。2022年西藏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7.6億元,統籌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,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37億元,落實生態崗位44.7萬個。經過監測,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。實踐充分證明,生態優先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。
二、高水平保護推動西藏經濟發展實現質的提升
高水平保護在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多重價值意蘊,呈現出生活富裕、生產發展和生態良好的態勢,加快了西藏現代化建設步伐。
首先,高水平保護增進西藏微觀主體的福祉,滿足個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高水平保護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,打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態環境,更多生態福利惠及居民,增進了群眾的幸福感。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促進農牧民群眾増收,西藏鄉村生態振興積極引導扶持農牧民合作社生產向產業化、規?;?、生態化轉變,增加了經濟收益。同時,西藏完善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,全面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,使廣大群眾吃上了“生態飯”,增進了群眾的獲得感。
其次,高水平保護提升西藏中觀產業發展層級。高水平保護確保西藏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在生態安全基礎上,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在生態環境的承載力范圍內,以3R原則即減量化(Reduce)、再利用(Reuse)和再循環(Recycle)為核心,倒逼企業降低資源消耗,減少環境污染,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。高水平保護過程中重新發掘傳統資源價值,在創新驅動戰略背景下,知識技能和信息傳播逐漸成為身體勞作的延伸,進而形成產業之間的聯動與融合,推動“傳統”產業得到合理繼承、有效保護和大力弘揚,助力“現代”產業的工程制造藝術與科技知識既相互聯動又相互賦能,從而演化出多向產業發展脈絡,有效彌合了西藏“傳統”與“現代”二元結構之間的發展罅隙,助力于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。
再次,高水平保護有利于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。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內在要求,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。在習近平總書記“現代化的道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”的關切下,西藏作為全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地,更需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。當前西藏生態保護進入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化期,要堅持節約優先、保護優先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,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,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。
三、新時代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路徑
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全?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?略,必須妥善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,抓好穩定、發展、生態、強邊四件大事,切實轉變發展方式,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,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、新優勢,走出一條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發展道路,推動西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。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全局,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。
一是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。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,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,為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提供新動能,增強高質量發展潛力和后勁。
二是堅持全面協調發展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。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,統籌推進“三區”建設,即藏東清潔能源開發區、藏西北生態涵養區和藏中南重點開發區。
三是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清潔能源。立足清潔能源資源優勢,主動對接區域發展規劃,推進生態優先、節約集約、綠色低碳發展,加大對清潔能源項目的支持力度,努力打造以水力發電為主體,光伏、地熱、風電、光熱等新能源為一體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區。
四是要加強開放合作。緊緊抓住國家建設“一帶一路”和構建沿邊地區開發開放“三圈三帶”新格局的戰略機遇,發揮比較優勢,凝聚強大合力,堅持對內外雙向開放,建設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。
五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。要堅持把改善民生、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全民共創共建共享格局。要完善生態補償機制,強化生態環境護專項資金支持力度,助力生態崗位擴容提質,持續增強西藏現代化的發展潛力和綠色動能。
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。 保留所有權利。 京ICP備06045333號-1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